据外媒报道,在带领公司在全球芯片产业进行多年的收购之后,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Hock Tan)发现,没有几家公司能够与他未能成功收购的高通相提并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初以国家安全为由下令禁止博通恶意收购高通之后,博通已放弃收购高通的计划。收购高通若能成功,将会是科技产业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而且还会让博通的营收瞬间增长一倍以上,成为能够与英特尔、三星电子匹敌的芯片巨无霸企业。
并没有多少芯片公司符合陈福阳的严格要求:拥有领先的产品且面对的竞争有限。有可能降低成本,能够为博通的两大客户群--手机制造商和数据中心运营商--提供产品。
“市场中符合博通胃口的收购对象原本就寥寥无几,”投资银行Raymond James分析师克里斯-卡索(Chris Caso)说,“如今一家公司又脱离了这个群体。”
博通首席财务官托马斯-克劳斯(Thomas Krause)在周四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证实,尽管遇到了挫折,但博通仍然在寻觅收购对象。“我们确实发现了与公司业务模式相一致的潜在目标,收购能够比回购股票带来更高的回报。”他还表示,博通可能将通过持有的现金完成收购交易。
博通周四发布的第一财季财报显示,受无线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8%的推动,该公司当季营收增加至53.3亿美元;利润则从上年同期的2.52亿美元升至65.7亿美元。
博通表示,该公司预计将在4月4日美国证券市场收盘后完成把总部从新加坡搬迁至美国的计划。此举能够让博通在收购美国公司时绕过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避免重蹈收购高通失败的覆辙。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是一个联邦政府委员会,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由11个政府机构的首长和5个观察员组成,美国财政部长担任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的代表们来自包括国防部、国务部以及国土安全部等,对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交易进行审查。博通股价在周四的常规交易中上涨2.75%,不过在盘后交易中下跌1.22%,收于264.50美元。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艾米特-达亚纳尼(Amit Daryanani)最近梳理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当中市值在100亿美元至1200亿美元之间,且财务数据都吻合陈福阳要求的公司。在这位分析师初选的18家芯片公司当中,有4家公司很可能会成为博通的收购对象,但都有令陈福阳不太满意的地方。
达亚纳尼认为,目前市值不到200亿美元的Xilinx就可能会成为博通的收购对象。Xilinx的芯片产品用于无线通信领域,产品的毛利率达到70%,只不过支出超出了博通认为的合理范围,导致公司的税前利润率只有29%。
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目前市值为135亿美元的硅谷芯片制造商Maxim同样也符合博通的口味。Maxim为智能手机等产品提供廉价、通用芯片。该公司的产品能够让博通进入高利润的模拟芯片(analog chip)市场。不过麦格理证券分析师斯林尼·帕杰瑞(Srini Pajjuri)认为,Maxim的客户主要为汽车制造商和工业用户,与博通的客户群体不同,因此这家公司目前并不匹配陈福阳的战略。截至目前,Xilinx和Maxim均对此报道未予置评。
帕杰瑞认为,无论收购上述哪家公司,都只能够让博通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增加几个百分点,不足以像收购高通为博通业绩构成的贡献。而且,按照当前的股价计算,收购Xilinx和Maxim也不会便宜。金融数据提供商Factset提供的数据显示,Xilinx当前的动态市盈率为27倍,而Maxim为23倍。在博通去年11月向高通发出收购要约时,后者当时的动态市盈率仅为14.5倍左右。
在收购高通失败之后,博通绝不会停止借助收购扩展业务的步伐。博通的前身是新加坡芯片制造商安华高,该公司在2009年时的市值仅为35亿美元。在首席执行官陈福阳的带领下,安华高开始通过大举收购扩张业务。2016年,安华高斥资370亿美元收购博通,并将公司名称更名为“博通”。去年,博通又完成59亿美元对网络设备制造商博科的收购。如今,博通的市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收购是博通基因的一部分,陈福阳一直在寻觅符合公司战略的收购对象。”
“不过鉴于博通的营收、利润和现金流增幅已恢复健康,陈福阳如今已不需要急于进行收购,”分析师卡索说。在博通截至去年10月的上一财年中,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了33%,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9%,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了58%。
考虑到博通目前的现金流增速已远远超出半导体产业的同行,博通可以提高每股股息,或者是通过回购股票来提高每股收益,这些举措能够让博通的投资人感到满意,直至陈福阳找到下一个收购对象。在这家公司寻觅并购机遇的同时,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克劳斯在2016年12月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曾表示:“目前公司把更多的现金流返还给股东已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