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机构eMarketer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统计了美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几款移动支付产品,而出人意料的是,排在第一的既不是苹果的ApplePay,也不是谷歌的GooglePay,而是星巴克APP。
根据该报告显示,星巴克APP在全美的用户数高达2070万,而ApplePay以1900万排在第二,第三和第四分别是GooglePay的970万和SamsungPay的840万。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ApplePay推行得如此之艰难,甚至还打不过一个卖咖啡的APP?
这其实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欧美市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快速普及不同,欧美市场由于信用卡的使用习惯已经延续了数十年,人们更习惯于使用信用卡而不是掏出手机来进行支付。
中国因为现代银行业发展起步晚,跳过了信用卡阶段直接进入了移动支付时代;而欧美发达国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在信用卡社会中沉浸了数十年,是有很大惯性的。
这就好比建设城市,如果是从沙漠里凭空修建一座新城市,那么这个城市一定是最现代最合理最效率的;但如果是从老城市上去改造,那么一定会遇到困难。而现在的欧美在移动支付方面就相当于这个老城改造。
eMarketer的分析报告认为,美国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的数量将会增加14.5%,达到5500万。但这显然不算理想,要知道中国去年的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就达到了5.62亿,移动支付规模达到202.9万亿元。
在本质上,信用卡在使用便捷度上并不会比移动支付差,这就更加导致新的支付方式推广困难。更重要地,这还涉及到既有利益的问题。
以信用卡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在遭遇ApplePay这样的“外来户”时始终是保持谨慎防范的态度的,而且在欧美这样的传统行业根深蒂固,在市场、政治等领域都有坚固的势力保障,ApplePay想要打破这层壳谈何容易?
ApplePay还有一个问题是只能在苹果设备上才能使用,将一种支付方式局限在一个平台之上,而且还是卖得如此之贵的平台,ApplePay本身的门槛就要高出别人许多。
倒是GooglePay的覆盖范围比较广,但是商家们却不太看好。SamsungPay的商家接受度高达80%,但用户却不喜欢用。总之这些移动支付都存在自己的问题,在对抗信用卡上找不到突破点。
现在ApplePay又有了新的对手,那就是大型零售渠道本身。作为美国人的主要购物场所,像沃尔玛、百思买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也在推销自己的移动支付APP,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ApplePay的用户。而目前排名第一的星巴克APP也就是属于这个范畴的。
在欧美市场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ApplePay把目光投向亚洲市场怎样呢?结果也是不理想。
在亚洲市场实际上也就是等于在东亚市场,因为南亚和东南亚因为经济相对落后,苹果的产品本身普及率就不高,更不要提推广ApplePay了。
这样一来实际市场就只有中国、韩国和日本了。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个大鳄占据了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90.6%的份额,ApplePay想要分到一杯羹实在有些困难。
而在韩国,作为三星的大本营,苹果的机会也不是很大。最后ApplePay可能只有在日本还有抢占市场的可能。
最后我们会发现,ApplePay最大的希望还是在欧美地区,但是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市场教育过程,毕竟几十年的信用卡市场是不会那么容易被渗透和取代的。
苹果现在也在努力与银行进行合作,拉拢大型商家合作伙伴,ApplePay业务不会因为世界市值第一的身份而变得容易,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早就走在了世界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