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及以上的公司)成为许多欧洲投资者和政府的渴望对象。欧洲立法者希望打破美国和亚洲对独角兽的垄断,为此采取了各种措施。

积极引进国际人是其中之一。法国在去年推出了“人才护照”(Talent Passport)签证计划,允许外国企业家及其直系亲属在法国逗留四年。该国还进行了大量技术投资,以支持“La French Tech”计划。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在Viva Tech大会上表示想让法国成为“一个独角兽国家”。

与此同时,英国也在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英国商业银行(British Business Bank)推出了25亿英镑的耐心资本(patient capital)计划,该计划预计将吸引另外50亿英镑的私人投资。该计划旨在为有高增长潜力的英国公司提供成长资本,培育英国独角兽。类似的举措包括欧盟的VentureEU计划。这个21亿欧元的投资计划旨在增加欧洲风投基金的规模,让这些基金能够进行更大规模的后续投资。

显然,欧洲立法者希望扩大资金池,让高增长的欧洲创业公司能够获得足够投资,打破美国和亚洲对独角兽的垄断。这令人敬佩,可是问题在哪里?

为了成为独角兽而扩大公司规模?

一般而言,创始人创建公司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某些问题,人们愿意为此买单。扩大这些公司的规模很重要。

但是,如果风投基金在政府政策的激励下投资这些公司,最终基金往往会投资很多垃圾公司,这些公司并没有准备好或者无法扩张到理想规模。这种情况甚至也可能发生在私人资本支持的大型创业公司上。看看OfO。今年,这家共享单车公司快速进入美国然后又仓促撤退,裁掉了70%的美国员工。

当然也有成功案例。据DN Capital的Steven Schlenker说,在2013年,德国二手车平台Auto1每月销售200辆汽车;到今天,Auto1的销量量是2013年的200倍。来自DN Capital、DST Global和Piton Capital等公司的大量投资推动了Auto1的这种扩张,该公司现在的估值约为29亿欧元。

然而,像Auto1这样的公司实属例外。越努力追逐独角兽,失败将越惨重,这些失败将让一些公司和LP损失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这样例子并不少见。去年,美国可穿戴设备创业公司Jawbone破产。该公司曾经估值32亿美元,获得近10亿美元风投,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和Andreessen Horowitz等。

太多、太快

随着风投手中的资金增加,他们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回报。根据PitchBook数据,从获得第一笔风投到成为独角兽,创业公司所需的时间从2013年的7年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不到4.5年。创业公司测试、改进和开发产品的时间变少,他们将重点转移到他们的感知价值(perceived worth)上,掩盖潜在的基础性问题。这类似于以两倍于平常的速度建造一座华丽宏伟的大厦,但是可能忘了打地基。

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独角兽的平均年龄在上升,这意味着公司过早成为独角兽,同时很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而不上市。这是个问题。

与独角兽相关的问题

若要成功,独角兽需要消失,需要被风投高价售出。然而,随着独角兽保持私营状态的时间延长,这种情况越少发生。相反,风投和机构投资者在彼此之间转让这个烫手山芋,而不是让它上市。

这意味着当独角兽最终上市时,它可能会遭遇一些引人注目的失败。问问Blue Apron和Snap股票的最初买家他们现在的感受!这反过来可能导致恶性循环,股票买家对风投支持的后期阶段创业公司越来越持怀疑态度,而风投越来越多地被需要出售的公司所困。鼓励更大规模的风投基金可能会加剧这种状况。

正确的优先事项

在过去几年,风投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能够理解欧洲政策制定为什么想跟上世界其他地区的步伐。然而,将独角兽培育作为政府政策的一部分可能会促使风投做出草率的投资决定,最终给LP造成严重损失,同时让公众对风投和创业界产生重大误解。一家估值10亿美元的私营公司毫无疑问值得庆祝,然而,达到这个数字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应该将其作为首选手段。

编译:邓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