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8月2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大会以“智联世界,无限可能”为主题。其中,由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上海交通大学、氪信科技联合承办,将门创投协办的特色活动——“创新动能 智汇传承”AI青年科学家高端会议,也在同天下午如期举办。
本次论坛聚焦AI人才培养和“明日之星”的发掘。作为AI青年科学家联盟年度重磅项目的“A班计划”首度公开,11位来自全球顶尖高校的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发表了属于新一代AI青年的见解;同时,梧桐汇2019年新成员:副秘书处单位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兼CEO高欣欣、美团点评搜索与NLP负责人王仲远、Momenta研发总监夏炎、商汤科技研发执行总监石建萍等也悉数亮相并发言。
A班学员实力登场
“本次推出的‘A班计划’就是务实的举措,必将大有作为。”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我国已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也将人工智能列为发展的重点产业,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上海始终关注AI行业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不断吸引集聚新鲜血液,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积累能量。
郑钢淼致辞照片
据联盟秘书长胡涵介绍:“A班计划”将围绕科研、资本、人才培养三方面展开工作,科研层面,AI青年科学家联盟已经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鹏程实验室以及国内外顶尖高校达成了合作;资本层面,联盟已与上海重点区域的孵化器加速器、若干产业巨头加速器以及大量的一线投资机构建立网络;人才培养方面,将配合联盟成员与A班计划人才形成一对一的Mentor机制,为A班成员加速前进保驾护航。
A班计划颁发证书合照
在学术成果和人才结构上,A班学员都彰显了他们的硬核实力。这15位A班成员,分别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外业界知名高校。研究范围覆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机器人、数据挖掘等AI研究热点领域,其中有三人在世界顶会上获得Best Paper奖,平均年龄26岁。
通过本次大会的集体亮相,“A班计划”深度践行其旨在挖掘、培养AI学术研究人才和创业人才的精英计划,将在产、学、研、政资源上实现深度整合,致力于成为未来的学术和产业领军人物的“加速器”的项目使命。
学界vs业界 洞见AI人才发展新途径
在主题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发展之见”的高端对话环节,学术界的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发提出:做研究,数理基础一定要扎实,反应要快,知识面要宽广。
毛军发发言
毛军发从学术的角度出发,指出下一代AI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打好基础,之后才可以建造出稳固的高楼大厦。从机理上搞懂人工智能,更有利于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当代高校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广泛知识面以及敏捷思维的AI人才。
产业界代表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ACM Fellow、IEEE Fellow沈向洋,送给AI人才们一句寄语:“带着高远的志向,在科研之路上无问西东,have life,have fun!”
沈向洋发言
沈向洋结合自身经历,认为做学问有两件事很重要,第一是要有悟性,第二就是要肯吃苦。呼吁新一代AI人才要培养自身敢做敢闯,志向高远的特质,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正处在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下的首要任务。通过毛军发和沈向洋的对话,不难发现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敢做敢闯的作风才是符合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所需要的人才特质。而AI青年科学家联盟结合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优势资源,可以为年轻一代AI人才未来的加速前进保驾护航,助力我国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产学研全面对接 缩短人才到成功的距离
AI青年科学家联盟执行理事、氪信科技创始人朱明杰做了题为“从科学技术到生产力:新时代科创家的自我修养”演讲。朱明杰在演讲中提到:科技人才能够把科技有效地变成生产力才叫成功。
朱明杰发言
朱明杰以科创热土硅谷为例,提出了由科技、人才、事业组成AI“闭环”的概念,认为人才不等于成功,科技人才的成功是能够把科技有效地变成生产力。而成功有两个要素,一是懂得技术的同时要成为懂得商业懂得组织的全才,不惧怕失败;二是需要有效的组织,能够把实验室里的科技变为生产力,找到客户,占领市场,形成闭环。
AI人才不应局限于研究探索,更应该去创办伟大的科技企业,提升产品的变现能力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占领市场,从而改变世界。
AI青年科学家联盟执行理事、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策吾也在之后主题为“人工智能产学研人才对接培养”的圆桌会议中提到类似的观点,认为AI人才培养就是一个整体,在高校里把原材料培养成成品,再到企业把AI人才发挥到更大的应用中去,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卢策吾发言
卢策吾认为在我国当下的人工智能环境,企业也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触碰到自己去碰一些无人区的时候,不再丧失理性的跟随,而是主动地去探索,高校做的任务也是探索。这个时候双方就会串在一起,产生交汇的节点。同时卢策吾也提出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缩短人才从科研到产业的距离。
浙江大学助理教授况琨也表示高校也正在优化培养计划,探索人工智能+X的协同交叉培养方式。
况琨金发言
“一次失望的五星咖啡体验,启发了我们对细粒度情感计算模型的构建,通过将用户喜好做不同维度的标签与关联,行程了全球最大的餐饮娱乐知识图谱”,联盟新成员代表、美团点评搜索与NLP负责人王仲远说到。他表示兴趣是个人研究的重要激发点,这也成为IA人才培养上除了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育扶持计划之外,又一个推动人才持续发展并深耕行业的重要的诱因。
王仲远发言
大会主持人,也是AI青年科学家联盟秘书长、氢知教育科技CEO胡涵在该环节总结到:AI青年科学家联盟的使命就是去挖掘也去认证,去孵化也去加速一代又一代AI人才的成长。因为有了AI人才,才有AI技术的变革,才有整个产业和社会的AI升级。
胡涵发言
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年轻的AI人才可能是未来的“联盟成员”,是未来的“MIT TR35”这样顶尖科技奖项得主,会创造未来的独角兽企业,能不能帮助他们更快地脱颖而出,获得资源的马太效应,正是以上这些无限可能的未来,促使AI青年科学家联盟打造了“A班计划”。
顺应时代需求 培养跨界人才
2017 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划定了战略目标,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属于科技创业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背后的关键因素依然是人才,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要完成一件事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天赋,一个是坚持”,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兼CEO高欣欣与几位青年学者对话时分享到。作为本环节主持人,高欣欣与各位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跨界和培养。
高欣欣发言
联盟新一届成员,Momenta研发总监夏炎在圆桌交流上也表示:AI的行业落地是极具挑战性的,只有把技术转化为产品,转化成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技术本身才有价值。企业里的科创存在大量外围的内容,不同于做研究时是在一个准备好的环境里解决一个确定性的问题,所以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AI人才需要尽快适应科研到产业的转变,成为落地型跨界人才。
夏炎发言
A班计划成员,卡耐基梅隆大学Ph.D,宾通智能CEO龚超慧在发言中也说到:想清楚目标是什么,再决定去做什么。当下人工智能领域需要的是跨界人才,各位青年AI人才更应该看清楚前方的路途,再决定脚下的方向。
龚超慧发言
联盟新一届成员,商汤科技研发执行总监石建萍也讲到:要做好一件事,一要懂得钻研,二要拥抱变化。石建萍讲述加入创业公司的自身经历时也提到从一开始纯研究,到第二年开始接触到产品线,再到后来开始负责行业线,每一年都有身份的转变,身份的转变都很难预料到。
石建萍发言
通过联盟新成员的经验分享,明确新一代AI人才在未来需要跟随时代需求,把自己培养成多方位的跨界人才,可以进行学术钻研,也可以做出产品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改变世界。企业和联盟都乐于对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一代AI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帮助他们完成由科学家到科创家的转变,从而对我国乃至国际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