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一则“海信集团裁员一万人,海尔也在裁员”的消息引发热议。
4月12日,海信集团表示,会有裁员措施,即“高管带头降薪、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但定向裁员1万人信息不实,且公司并非一次性裁员,具体执行程度要看国外市场疫情进行情况。
海尔方面则表示网传信息不实,疫情期间海尔集团从CEO到总裁再到领域总经理,均自愿放弃绩效薪酬,保证一线员工利益。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公司都进入了资金紧张,经营困难的境地,一些公司为了缩减开支,想要进行裁员行为也无可厚非。那么在法律上用人单位,能够以疫情进行裁员合法吗?
一、用人单位能够因疫情进行裁员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发生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原因时,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在当前情况下,即使因疫情原因导致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需要裁员,我们仍然不建议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二、企业因疫情裁员怎么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因为疫情导致裁员是正常的企业行为,只要操作规范、不违法不违规,没必要遮遮掩掩的。否则,则有欺骗员工和社会舆论的道德瑕疵。
但如果企业仅仅想通过裁员的方式度过危机,显然是不够的。员工工资高并不是成本负担,人效低、人效浪费才是最大的成本。
喔趣科技在多次的实施项目经验累积中,深度了解各类型客户的需求,针对这种体量庞大,资产规模大、组织人员多、组织层级多的集团型企业,喔趣科技的能够提供以下的有力支持:
一、增强跨组织信息共享
喔趣的劳动力综合管理系统包括了跨组织的信息共享、业务协作能力、权限设置等方面,HR可以跨组织实现员工档案管理、考勤、排班、薪酬绩效等事务的管理,使各类跨组织间的HR事务不因组织隔离、权限隔离而产生不必要的业务阻隔,充分提升集团成员企业间的HR业务协作能力。
二、增强HR业务联动能力
喔趣科技的劳动力综合管理系统支持员工异动、薪资异动、社保变动、节假日提醒、加班工时预警等功能,保证HR的工作能够正常运转。从而消除HR各职能间不能及时有效联动的问题,提高HR工作的流畅度。
三、通过移动化管理提升员工参与度,加强信息及时反馈机制
系统依托员工自助平台,提高企业内部“全民参与”的体验感,建立员工、经理人和HR三者之间新的沟通方式,实现员工管理与服务全方位的在线化、移动化、流程化的平台化管理。
四、支持接入其他服务渠道
喔趣的系统支持与其他招聘服务、培训课程、人才盘点、在线学习和个性化福利等专业服务渠道对接,企业可以直接与各渠道互通互联,利用外部资源为员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对于企业而言,想要使得企业真正地走出危机,关键还需要提高企业的人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调整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进组织流程等各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让企业真正地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