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教科文旗下《人文、艺术与社会》杂志(The Magazine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ety,下简称《HAS》)第二期《在焦虑与希望之间》正式上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转型管理项目秘书处卡米尔‧吉内(Camille Guinet),炎黄国际文化协会会长、著名画家林祥雄,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下简称CIPSH)秘书长熊秉真等近30位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人文学者撰文探讨疫情下的人文与艺术。

应熊秉真秘书长邀请,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腾讯影业CEO程武撰写署名文章《在焦虑的时代,“科技+文化”创造新的希望》。文章指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数字化进程大大提速,而面对焦虑情绪和不确定性,文化依然是最好的解药。“我始终坚定地相信,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定将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帮助世界走出焦虑。”程武表示。

《HAS》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变革管理计划(下简称MOST)、CIPSH、未来记忆协会(Memoire de l’Avenir)与炎黄国际文化协会(GCAC)合作项目。CIPSH主席路易斯‧奥斯特贝克(Luiz Oosterbeek)、MOST 负责人约翰・克罗利(John Crowley)等文化、艺术领域的国际专业人士都参与到该项目中。

程武在文中分享了腾讯新文创的实践案例及思考。疫情期间,改编自阅文平台同名网络文学作品的电视剧《庆余年》陪伴了很多人的居家隔离时光,收获了超过160亿的播放量。“国风这一看似轻盈的形式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程武认为,“主人公范闲身上不卑不亢的精神,更是中国历代文人所追寻、崇尚与传承的。”从网络文学到电视剧的改编,让传统文化精神、主人公的人文情怀与当下现实世界紧密连接在一起。

“如何拉近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程武指出,相似的问题在近年来被屡次提出,其实反映出代际文化差异已成为全球性挑战,而在互联网时代,上一代人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才能建立有生命力的未来。在疫情之下,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以电子日历、互动配音剧等贴近用户的模式继续文化传播,至今已吸引超过2100万人次使用;腾讯的知名手游《王者荣耀》去年携手知名历史学家葛剑雄领衔的专家团队,对三国文化文化进行了专业阐释,在游戏中进行年轻化呈现,受到众多玩家好评。程武表示,“只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优秀的文化IP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流行。”

“每一次瘟疫、战争都将为人类开启一个新的开端,人类再也无法回到原点,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后退。”程武呼吁,让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冲破物理空间的边界,为人类创造新的希望,指引人类进入一个更好的未来。

以下为文章全文:

疫情和冲突改变了世界,我们正面临本世纪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空无一人的街道,大门紧闭的博物馆和电影院,这些科幻电影般的景象已被写入这一代人的群体记忆。人与人之间每天的寒暄问候被“社交隔离”打断,在高峰时期,全球竟有15亿学童受停课影响无法前往学校。心理专家指出,人们心中的伤痛、焦虑和不安可能比病毒更难消散。

现实世界的连接被不断打破,而互联网世界中连接每天都在建立。得益于线上娱乐、远程办公、网上教育、在线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数字化进程大大提速,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面对焦虑和不确定性,文化依然被证明是最好的解药。

我们都会记得,世界著名艺术家、音乐家为全世界网民义务表演的视频,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的居民聚集在窗前和阳台上唱歌、演奏音乐的片段。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作品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为人们带来慰藉和感动。类似的故事总让我备受鼓舞。我始终坚定地相信,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定将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帮助世界走出焦虑。

我想在这里分享几个腾讯新文创的故事。

新冠疫情期间,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了“云游敦煌”小程序。敦煌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偏远,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以石窟及壁画艺术闻名天下。现在,依托拥有超12亿用户的微信和Wechat、超6亿用户的QQ两个社交应用,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云”上感受敦煌的魅力。

“云游敦煌”不只是一座数字博物馆。为了让敦煌走入人们日常生活,小程序还采用了电子日历形态,可以每天为用户推送一幅壁画和对应的寓言故事。“敦煌动画剧”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动画剧的主角都来自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形象。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故事和角色尝试配音,也可邀请亲朋好友合作完成,并进行社交分享。我在其中一集故事里也客串了一次“说书人”的角色,为大家讲述了一段关于善和恶的寓言。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人们,做人要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借助社交平台的力量,这个小程序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至今,已有超过2100万人次“云游”敦煌。千百年前,那些把佛教故事创作成精美壁画的工匠们可能不会想到,敦煌有一天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社交媒体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混合型”媒介形态。它既是人际沟通的工具,又是大众传播的平台。不仅如此,它还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过程更紧密地混合了起来,使得我们在与朋友的私聊中可以频繁插入大众传媒的内容,也使得大众传媒的内容必须依赖每一个个体的分享才能实现“病毒式传播”。借助社交媒体,人和人、人和信息的互动都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这为传统文化的跨圈层传播提供了天然土壤。

在现代科技力量的助力下,传统文化可以迸发惊人的影响力,反之,借助传统的审美与文化内涵,当代精神也可以完成新的演绎。

疫情之下,一部名为《庆余年》的影视剧陪伴了许多观众的居家时光,至今已经收获了超过160亿次播放量。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来自沿海小城的普通少年范闲的成长故事。他自幼跟随奶奶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为破解身世之谜,他毅然离开家乡、远赴首都,凭借过人的智谋和武勇,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他出使邻国、营救人质、查办大案……曾经的小城少年走向成熟。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饱尝人间冷暖,但他始终保持着正义和善良的初心。范闲的故事引发了许多当代年轻人的共鸣。

早在2007年,这位叫做范闲的“年轻人”便走进了我的生活。那时,这部作品的原著小说正在阅文平台连载,到2009年,其累积点击量就突破了2000万。我是它的早年读者之一,也是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期待这个IP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庆余年》这一经典IP不只完成了媒介形式的转化,其价值也得到了持续放大。电视剧让这一IP以最高效和友好的方式触达广大受众,跨越了原作品的读者圈层,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更重要的是,从文字媒介到视频媒介的过程,让作品的世界观更加充实和丰富。

对中国人来说,国风这一看似轻盈的形式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这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国人文化自觉的体现。而范闲身上不卑不亢的精神,更是中国历代文人所追寻、崇尚与传承的,人性的光辉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消逝。最终,传统文化精神、主人公的人文情怀与当下现实世界紧密连接在一起。许多看过这部剧的年轻人都表示,他们从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样的故事也让我更加坚信,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和媒介形式,优秀的文化可以不分新旧。好的IP可以把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公平正义的信念传递给数以万计的用户,为他们带来持续增值的情感和希望。

除了网络剧集,电子游戏也早已成为最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媒介形式之一。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游戏产业高速发展,游戏玩家规模从1亿增加到超过6亿。游戏正成为更加主流的社交方式和文化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腾讯希望游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2020年7月,腾讯著名的手游《王者荣耀》上线了以中国古代三国为原型进行演绎的新版本“三分之地”。三国是在中国乃至东亚都备受欢迎的历史文化。公元220年到280年,中国进入了“魏、蜀、吴”三个王国并存的时代。以这三个王国中的各种英雄人物为背景的民间故事一直流传。在大概距今600年的时候,一位叫做罗贯中的小说家,以历史为背景,以民间传说为素材,创作了《三国演义》的长篇小说,将历史与民间的演绎完美融合。

很难说《三国演义》就是确切的历史,但在中国,这部小说几乎家喻户晓。通过游戏,“三分之地”又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展现这一段故事。在这个游戏的开发团队中,除了游戏开发人员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专家团。他们与《王者荣耀》研发团队一起,对涵盖政体、民生、地域风貌、城市规划、人文、美学等设定进行深度研讨,以三国历史文化为骨架,考究文化细节。

在这个专家团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游戏只能守住历史的价值观念,而不能拘泥于历史事实。”葛剑雄认为,游戏首先要做到有趣、好玩,符合人性。对于游戏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他认为,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设定要实现适度的突破,游戏应该发挥技术的力量,把现实不存在的虚拟场景和故事创造出来,打动人心。新版本上线第一天,上万条玩家留言表示喜欢游戏中的历史文化彩蛋。以游戏为媒介,传统文化再一次收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

如何理解年轻人?如何拉近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近年来,相似的问题被屡次提出、广泛讨论,这其实反映出代际文化差异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挑战之一。这在急剧转型和充满变迁的中国社会体现的格外鲜明——对于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电视尚未普及,而他们的孩子却成长在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曾提出后喻文化概念,指出在现代通讯、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景下,知识的流动突破了时空限制,此时上一代人反而常常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才能建立有生命力的未来。这既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只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优秀的文化IP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流行。

在过去九年的腾讯新文创探索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它们都证明了优秀文化IP有着超越时代、年龄、地域的生命力,可以在现代生活中“活”起来,成为现代人心中的“酷文化”。其关键在于如何创新性地发挥科技的力量,寻找科技与人文共生的最佳方式。

在行业共同推动下,中国的数字文化产业在近年来蓬勃发展。2019年,腾讯与中国权威的研究机构共同发布了《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高速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出日益重要的牵引作用。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科技和文化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两面,科技发展一直离不开文化的相伴相随。只有文化可以赋予科技世界以新的意义,人类才得以继续充当科技的“主人”,而科技又能为文化创造新的动力,促进文化的传续。二者融合,才能营造一个幸福的、和谐的、合乎人性尊严的世界。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或许是这一代人最大的挑战。每一次瘟疫、战争都将为人类开启一个新的开端,我们无法再回到原点,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后退。正如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所说:“如果希望使某一文化成为不朽的,那就必须促使这一文化去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借助科技的力量,文化必将走得更远,冲破物理空间的边界,为人类创造新的希望,指引我们进入一个更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