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问“此木岂无阴打一动物(此木岂无阴上一句)”,今天小编就此木岂无阴打一动物(此木岂无阴上一句)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一诗句出自唐张九龄的《江南有丹桔》。
抛开深层次的内涵不说,单就表面来看,作者认为,丹桔和桃李一样,也有自己的作用。
这句诗蕴含着一个朴素的思想:万物平等。
《沙乡年鉴》的第三部分,是对前两部分的总结,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性思考。
在作者看来,人,跟其他物种一样,并没有特权。
为此,他提出了“土地伦理”这一概念。
1 土地伦理的内涵
作者认为,伦理概念有个演进的过程。
第一阶段,人们考虑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阶段,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
现在到了第三阶段,应该考虑人与土地(包括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了。作者把这一关系的处理,命名为“土地伦理”。
那么土地伦理的内涵是什么呢?
作者用“生态共同体”这一概念来作了说明。
人与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共同组成了生态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也只是普通的一个成员。每个成员都有在这个共同体生存的权利,都应本着对共同体负责的态度,对其他成员负有责任。
作者又用“土地金字塔”这一概念,揭示了生态共同体事实上是能量循环的动态过程。
土地金字塔,形象地表达了共同体是生态系统或是食物链的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土壤和水处于金字塔的底层,然后是植物和低等动物,最后再到高级动物。
不过,与其说它是食物链,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复杂的能量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土壤是能量的源泉,食物链是生命的通道,能量就在这一金字塔中无限循环。
这一循环系统,本身非常完整,如此完美。人类如果试图打破这一系统,或者只是稍稍改变,带来的影响将是人类无法承受的。
2 土地伦理的提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们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作者利奥波德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他所处的美国的生存环境,也是充满忧患意识。土地伦理概念的产生,正是基于这一忧患意识。
作者对他脚下的土地深深热爱,对人与土地休戚与共的关系认识深刻,因而他对时下美国文化中的自然观或者环境保护观,有一种深深的忧虑。
作者至少看到了三方面的问题:
一,人类自以为自己是征服者,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共同体的普通一员。
二,人类只享受共同体赋予的权利,而不履行对共同体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只重视共同体内有经济价值的物种,而忽视其他物种的价值。
以上问题的存在,必然带来这样的影响。
人类作为征服者,无限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而无限拓展,会带来人口数量的激巨增长,这势必压缩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人类为保护对自己有用的动植物,无情消灭其他动植物。
在这一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对生态共同体,对能量循环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哪怕在人类看来一无是处的沙漠,也是生态共同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沙漠把太阳照射的能量反射回太空,避免地球持续升温;它产生的气溶胶吸收太阳热量,形成云,保证其他地区水汽的充足和平衡;沙漠绿洲里的瓜果特别甜;沙尘暴具有净化空气中污染物的作用……
庞大的人口数量,看似有用的物种的急剧增加,结果会怎么样呢?
地震,洪水,瘟疫……哪一样不跟人类的自以为是有关?哪一样不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3 土地伦理是一种拯救
基于人类与土地以及动植物关系存在的问题,利奥波德提出了土地伦理,即我们要正确处理自身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只是对生态共同体的拯救,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拯救。
那么,该如何拯救呢?
一,保持土地的健康。
土地伦理的核心观点,是要保持土地的健康。而土地的健康,是指土地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自我更新,是土地或是生态共同体自有的法则。这一自然法则会自动调节动植物的规模和数量,从而保持共同体的平衡。
哪怕是自然灾害的出现,也可以看成是自然法则在起作用,在修复这个共同体。
二,要有生态良知。
环境保护似乎是保护生态系统,其实现有的环境保护对于土地的使用只是理性的利己主义,并未涉及人类对土地应该承担的义务。
土地伦理则要求我们,将社会良知的范畴从人类自身扩展到土地。
……
道家说,要无为而治。
米兰昆德拉也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类确实要减少对自然的干预。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该无所作为。
利奥波德认为,当一件事情倾向于保持生态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好时,它就是正确的。
人类的作为,应该是基于生态共同体这个全局,而不是仅仅基于人类一方。
但是,这很难。因为很少有人能跳出这个局限性——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
不过,虽然难,也并非没有可能,奥尔多·利奥波德不就在本书中给我们了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吗?
《沙乡年鉴》,这真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