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武鄂黄黄咸五市及湖北相关省直部门认真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不同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坚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坚持协调创新、优势互补,聚焦“高新优同”,实现功能组团“个个显特色”,科创走廊“整体增实力”,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正在荆楚大地加速崛起、展翅欲飞。
立足“高”,形成了创新发展新格局。武鄂黄黄咸五市将大走廊建设列为中心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湖北省政府正式出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为大走廊建设提供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编制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武汉市正式发布《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围绕大走廊产业创新链,谋划建设了湖北省人工智能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等一批功能合理、特色鲜明、运营高效的新型研发机构。
聚焦“新”,形成了创新发展新局面。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江汉大学的精细爆破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控制等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落地。按照“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空间布局,大走廊集中谋划布局40余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正式落户光谷,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投运。院所校区、产业园区、科创社区“三区融合”积极推进。湖北师范大学科技园、湖北理工学院科技园等数十家新建园区正式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强化“优”,形成了创新发展新生态。大力发展科创飞地、离岸科创园,黄石、黄冈在东湖高新区设立科创飞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制定更加灵活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双聘”、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等方式柔性利用武汉高端人才,组织武汉院士专家、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等创新人才到鄂黄黄咸开展技术服务,着力推动平台、成果、人才、金融等科技要素在光谷科创大走廊流动,让更多的“人才潮汐”从高校院所涌向大走廊创新创业第一线,大走廊内聚集更多的“假日工程师”“科创合伙人”,着力优化大走廊创新创业生态。加大全省科技城、科技园建设,加快在大走廊内实现“一市一城、一城一主题”“一县一园、一园一主业”,光谷科创大走廊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三条创新产业带正加速构建。
构建“同”,形成了创新发展新优势。湖北省科技厅牵头组建五市科技创新协同推进办公室,推动建立大走廊科技管理部门联动机制。总部研发在武汉、生产制造在四市,重大项目在武汉、产业配套在四市的发展模式得到推广实践。东湖高新区与鄂州合作打造千亿级光电子产业园,葛店开发区近1/4的企业直接为武汉配套;黄石200多家规上制造业企业与武汉相关企业建立稳定产业链配套;黄冈与东湖高新区共建科技产业园已经投入使用。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和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等3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重大科创项目在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落地,2021年谋划建设82个重大科创项目已全部启动,2022年还将谋划建设105个重大科创项目。
下一步,湖北省科技厅将深入贯彻落实省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出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把东湖科学城建设成为湖北科技强省的标志性工程,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加快形成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着力推动大走廊建设成势见效,为支撑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