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织物是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能够实现浏览资讯、收发讯息等功能的智能电子织物,将有助于推动传统纺织制造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融合发展,有望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全新变革。但是,如何将显示功能有效集成到电子织物中,同时又保持织物的柔软、透气导湿、适应复杂形变等特性,是智能电子织物发展面临的难题。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支持下,我国科学家成功将显示器件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相融合,在高分子复合纤维交织点集成多功能微型发光器件,揭示了纤维电极之间电场分布的独特机制,实现了大面积柔性显示织物和智能集成系统。该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单个发光点亮度达到115.1cd/m2,功率消耗仅为毫瓦级别,分辨率接近80ppi,既具有与普通平面显示器件相当的亮度,同时保持了传统织物的轻型、透气性、可洗涤、高柔性等特点。此外,研究团队利用成熟的编织设备,实现了长6m、宽25cm、含约500,000个发光点的发光织物,通过更换发光材料的种类,可以实现多色发光单元,得到多彩的显示织物。
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在物联网和人机交互领域,如实时定位、智能通讯、医疗辅助等方面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有望催生颠覆性技术和新兴产业。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3月发表在Nature上。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
来源: 2022-12-15 21:48:09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
- 我国科学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了新一代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负碳”生产技术
- 我国科学家设计构建了稳定、自调控的微生物共培养体系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检测DNA中第五种碱基的新技术
- 科学家开发一种仿生超强水性合成组织粘合剂
-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感知高温的信号传导机制
- 科学家完成单细胞分辨率下小鼠脑DNA甲基化图谱
- 科学家发现疱疹病毒入侵神经系统的机制
- 我国科学家开发微米分辨率的肿瘤组织磁成像技术
- 我国科学家揭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子细胞机制
- 科学家发现并揭示新的转录起始检查点——RPAP2负调控转录起始的分子机制
- 科学家提出患者来源的微器官球模型推动精准肿瘤学的发展
- 科学家进行最大规模的黑色素瘤全基因组测序研究
- 科学家发现利用人工智能可高效预测蛋白质分子结构
- 科学家利用空间分辨的同位素示踪揭示组织代谢活动
热门推荐
精彩热点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