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MSC)进入缺血心肌环境后的存活率和保留率较低,是目前MSC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来自我国空军军医大学的科研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题为“Excessive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accumulation restricts mesenchymal stem cell-based therapy efficac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文章,揭示支链氨基酸过多积累可限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

研究人员发现,过多的支链氨基酸积累不利于心肌梗死后植入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保留和心脏保护。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病理水平的支链氨基酸通过加速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去除,使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应激诱导的早衰和死亡格外敏感。通过遗传或药理学方法增强MSC对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能力,可大大改善它们对高支链氨基酸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增强心脏保护功效。

总之,异常的支链氨基酸积累通过一种表观遗传学机制限制MSC作用的发挥,揭示了缺血后心肌的代谢变化对植入的MSC命运及其疗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0971-7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