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动物受到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时,一种有助于消除病原体的健康反应,但其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与发热相关的神经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在《Nature》发表,论文的标题为:A preoptic neuronal population controls fever and appetite during sicknes。

研究团队发现位于下丘脑腹内侧视前区(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VMPO)的约1000个神经元,在小鼠因为细菌感染发热后被激活。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等方法调控该区域神经元,小鼠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类似发烧的症状。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神经细胞分布在调节免疫反应的血脑屏障的邻近区域,被激活后可以投射到控制疼痛敏感性、口渴反应等12个脑区。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动物感染后发热的生理机制,也为消除高烧等危险症状的研究提供了新启示。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793-z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